Jump to content

法華義疏/卷一

From Wikisource

[1608]法華義疏第一 此是(大[1809]委國上宮王私集非海彼本) 夫妙法蓮華經者。蓋是總取萬善合爲一因之豐田。七百近壽轉成長遠之神藥。若論釋迦如來應現此土之大意者。將欲宜演此經敎。修同歸之妙因。令得莫二之大果。但衆生宿[2310]殖善微。神闇根鈍。以五濁障於大機。六弊掩其慧眼。卒不可聞一乘因果之大理。所以如來。隨時所宜。初就鹿苑。開三乘之別[2611]疏。使感各趣之近果。從此以來。雖復平說無相勸同修。或明中道而褒貶。猶明三因別果之相養育物機。於是衆生。歷年累月。蒙敎修行。漸漸益解。至於王城始發一大乘機。稱會如來出世之大意。是以如來。卽動萬德之嚴軀。開眞金之妙口。廣明萬善同歸之理。使得莫二之大果。妙法者。外國云薩達摩。然妙是絕麁之號。法卽此經中所說一因一果之法也。言此經中所說一乘因果之法。超然絕於昔日三乘因果之麁故稱妙。蓮華者。外國云分陀利。此物爲性花實俱成。此經因果雙明。義同彼花。故以爲譬也。經者。乃是聖敎之通名。佛語之美號。然經是漢語。外國云修多羅。經義者訓法訓常。聖人之敎。雖復時移改俗。前主後賢不能改其是非。故稱常。爲物軌[1301]側。故云法。然諸經得名不同。或有單法單譬爲提。或雙擧法譬。或單以人名。或雙擧人法。今此經上言妙法是擧法。下言蓮華是擧譬。雙擧法譬爲提。故云妙法蓮華。若具存外國音。應言薩達摩分陀利修多羅也。夫至聖所說。經無大少。理無豐約。皆以三段明義。一序說。二正說。三流通說。須此三者。衆生從來迷塵。神根不利。若卒聞深理。非但不能受行。更生謗心。恐墮惡趣。故第一先現殊常之相。令生欣仰。序相旣陳。卽物見聞遲受聖音。故第二卽有正說。聖人說法。非但當時蒙益。遠及末代。同獲今利。故第三有流通說也。文處者。此經品凡有二十七品。初一序品。是第一序說。從方便品以下。入分別功德品。訖如是諸人等於是無有疑。凡擧十四品半經文。是第二正說。分別功德品從又阿逸陀若有衆生聞佛壽命長遠以下。凡有十一品半經文。第三流通說。就第一序說開爲二。從初訖退座一面。名爲通序。如是等五事。普貫衆經。故云通序。從爾時世尊四衆圍[0402]嬈以下盡序品。名爲別序。言衆經現序不同。或有放光地動出大音聲而作序。或有獻蓋現疾作序。或現乞食遣書作序。如今此經。天雨四花。地有六種震動。卽諸經種種各異。故稱別序。釋此通別二序。亦有種種。而今但據一家所習。不煩多記。就第一通序中。卽有五事。一如是。二我聞。三一時。四住處。五同聞衆。雖復五事分爲三。如是我聞二事。表傳述有本。且表異外道我自然知之過。一時者。欲表感應相稱一時而說。故爲物有利。住處同聞衆二事。證成上我聞。證意至處當釋。如是者。釋有多種。而今但據一家所習兩物相似曰如。一物無非曰是。卽謂文如理是。言如來旣以金口八嚮妙音爲說此經。而阿難以肉口一音爲傳。然則口義雖同金肉有別。音義雖似。一八不同。故於文曰如。而所說同是一乘。更無異說。故於理曰是。我聞者。阿難自言。我從佛聞。非自作也。一時者。第二表感應相稱一時爲說故爲物有利。所以須傳也。第三擧住處同聞二事證成上二義者。雖曰我聞。聞必有處。故云佛在王[2603]拾城耆闍[2604]𭤾時。我聞此經也。王舍城事。餘疏廣釋。而今不記。耆闍崛。是外國語。此飜靈鷲山。言彼山頂。似靈鷲鳥啄也。與大比丘衆以下。擧時同聞衆亦爲證。言有如是人等共聞聞必非虛。就中有三。第一先列聲聞衆。第二列菩薩衆第三列凡夫衆。就第一列聲聞衆中亦有二。第一先列比丘衆。第二從摩訶波[0405]闍提以下。列比丘尼衆。就第一比丘衆中亦有二。第一先列有名聞衆。第二從復有以下。列無名聞衆。就第一列有名聞衆中自有六事。一與大比丘衆出類。二萬二千人俱唱數。三皆是阿羅漢定位。四從諸漏已盡以下嘆德。五從其名曰以下列名。六從如是等以下結數。或云釋疑隨欲可用。諸漏已盡無復煩惱者。嘆羅漢不生德。煩惱爲受生因。而煩惱盡故不生。逮得己利者嘆應供德。羅漢智斷兩具。應受人供。得爲己利。盡諸有結心得自在者。嘆殺賊德。殺賊自在唯是一時。而義自應有始終。故云盡結而得自在也。第二列無名聞衆可見。諸比丘得名所以。他疏廣釋。而此不記。從摩訶波闍提以下。列聲聞中之第二。列比丘尼衆可見。從菩薩摩訶薩以下。列同聞衆中。第二列菩薩衆。就中亦有六重。一菩薩摩訶薩者明類。二八萬人俱唱數。三皆於阿耨三菩提定位。四從皆得陀羅尼以下嘆德。五從其名以下列名。六從如是等以下結數。前三後二可見。但就第四嘆德開爲四。第一正嘆德。第二從供養無量以下嘆行。第三從以慈修身以下嘆體。第四從名稱普聞以下嘆名。皆得陀羅尼者。陀羅尼此言總持。樂說[2906]辨才者。嘆四辯中之一。此二句嘆內德。轉不退法輪者。輪義是能轉佛法。亦能轉衆生成佛卽同世輪故云法輪。釋輪義亦有廣釋。而今不記。此一句嘆外化德。從供養以下嘆行。供養無量百千諸佛者。出其行本。於諸佛所*殖衆德本者。正嘆本行。此二句正嘆行。常爲諸佛之所稱嘆者。引佛嘆爲證。言行旣深妙。故爲諸佛嘆也。從以慈修身者。正嘆身。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者嘆心。佛慧謂眞智。大智亦佛俗智。言旣以慈爲身。以佛智修心。則爲諸衆生所依明也。嘆名可見。從爾時釋提桓因以下。列同聞衆中。第三列凡夫衆。卽有七種凡夫。故文自成七。第一列天衆。第二列龍衆。第三列緊那羅衆。第四列乾闥[1501]波衆。第五列阿修羅衆。第六列迦樓羅衆。第七列人衆。文次卽可見。就第一列天衆亦有二。第一先列欲界諸天。第二從娑婆世界主以下。列色界諸天。釋提桓因者。欲界第二天。此天天上爲佛大檀越。故先列之。從名月以下。皆是帝釋補臣等。從四大天王以下。列欲界第一天。從自在天以下。列第五化樂天。大自在天。列第六他化自在天。略不列第三[2302]淡摩天。第四兜率天。從娑婆以下。列色界天。梵天王者。初禪梵王。尸棄大梵者。二禪梵王。光明大梵者。三禪梵王。緊那羅。乾闥波。卽是鬼神。皆爲帝釋作樂神。四緊那羅爲法樂。四乾闥*波爲俗樂。阿修羅爲下善所得。非正鬼神。由其多諂曲故。貶之爲鬼。迦樓羅者。是金翅鳥。從[0103]違提以下。第七列人衆。韋提是阿闍世王母。此中鬼神得名所以。及其本性。他疏廣釋。而今亦不記。就第二別序開爲五。第一衆集序。第二從爲諸菩薩說大乘經以下。訖以佛舍利起七寶塔。名爲瑞相序。第三從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以下。訖神通之相今當問誰。名爲疑念序。第四從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以下。訖瞻察仁者爲說何等。名爲發問序。第五從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以下訖品。名爲答問序。此五重所由來者。夫說法之義。集衆應先故。第一有衆集。集衆旣竟。宜先現瑞。令衆遲仰。然後可說。故第二有瑞相序。瑞相旣見。則難不疑。故第三有疑念序。疑念則不問難遣。故第四有發問序。發問旣來。理宜隨答。故第五有答問。第一衆集可見。就第二現瑞中。又開爲二。第一現瑞於此土。第二從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以下。現瑞於他土。就第一現瑞於此土中。亦開爲五。第一明無量義經。第二從說此經已以下現入定。第三從是時天雨以下現雨花。第四現六種地動。第五明大衆覩異歡憙。無量義經者。有二解。一云。此明無量萬善同歸成佛之義。故云名無量義經。但與法華相異者。法華正言無二無三。會同歸一。此經直明萬善成佛。不言無二無三。將欲明今日一因一果之理故。先以此經爲序也。二云此經明空理。不可以邊量往求之義。故云名無量義經。二皆好則好矣。但疑者。雖不言無二無三。旣言萬善同歸成佛。則無異今日法華。然則還以法華。爲法華作序。理豈其然。明空義者。法華正以萬善成佛爲宗。亦不宜以空爲序。今所須者。直言有大乘經名無量義。爲此經作序。其經所說。此不顯。故不審。但應爾也。第二須入定者。將欲明一因一果之理。故先須入定。而如來旣達三世。有無雙照。不宜方須入定。但欲令學地之人。重法尊理。莫以漫散爲說。且欲令彌勒致問。文殊使開。將說法花。卽以爲作序也。第三雨花者。有花必有實。欲表有善必成佛。第四六種動者。欲令有緣皆集聽說一因一果也。又云。欲表六道有善皆得成佛。故現六種動。第五大衆歡憙者。見瑞卽懷。瑞非徒現。必有所由。故內心生憙。從爾時放眉間光以下。現瑞中第二。現瑞於他方。就中開爲二。第一爲現他方事。先須放光。第二從於此世界以下。正出因光所現事品。放從眉間者。欲表一因一果中道也。但擧東者。擧一餘三自去故也。亦可。欲表一因一果。故但擧一也。本義云。此放光應入此方。故此方事幷光卽有六事。而今不須。何者。夫光所照。不別彼此。所以後偈中。彼此皆用也。而以義推尋。放光之要應在遠物。且臨文推求分段[2504]之宜。宜入他方。故不須也。就第二正現事品中。卽有七事。自爲七重。第一見六道衆生。第二見諸佛。第三聞說法。第四見二乘人修行。第五見大乘人修行。第六見彼佛滅度。第七見供養舍利。此七事皆是因光得見。文次皆以見爲別。可見。因緣者。四等六度。莊嚴佛土之因緣也。信解者。正法之信。相貌者。謂進退諸儀。從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以下。第三疑念序。開爲二。第一叙彌勒疑念。第二從爾時比丘以下。叙大衆疑念。就第一叙彌勒疑念中。凡有三念兩疑。今者世尊現神變相者第一念。以何因緣而有此瑞者第一疑。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以下第二疑。從復作是念以下第二念。然則唯有二念兩疑。終成二念一疑。何則第二念。我當問文殊之時。卽遣第二當以問誰誰能答之疑。故云終成二念一疑也。一云。分取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。用爲作念。故始具三念二疑。二皆可去。但世解不同故爾。就第二叙大衆疑中。唯有一念一疑。是佛光明神通之相者。總念他方此方五七事。今當問誰者疑。上有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之疑。與當問文殊之念。此二是深故。大衆不及也。卽問今所集者。豈唯凡夫。亦有聖人。何都不及也。釋曰。聖人亦有。然但一會之宜。宜推高明於彌勒。誠爲補處故。能知可問之人。所以唯推彌勒而已也。卽問。然則若言可問之極。[2401]當在於佛。而不問如來。猶問文殊。豈言能知可問。答曰。佛今入定。那得問佛。若待佛出定。出定卽說法華。自成正說。無由以彌勒問佛爲此經作序也。今問文殊。文殊引古證今而答。仍知佛出定必說法花。所以彌勒問文殊答。皆得爲此經作序也。一云。大衆亦具二念兩疑。但不及當問文殊之念也。從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以下。第四發問序。亦開爲二。第一經家。叙彌勒發問之意。卽有二意。一自爲。二爲大衆。可見。第二從而問文殊以下。[0602]正出其問。就中亦開爲二。第一從初訖如天樹王其華開敷正問。第二從佛放一光以下。擧八行偈請答。就第一正問中亦有二。第一擧長行略問。第二擧五十四行偈廣問。就第一長行略問中亦有二。第一總問此方五事。第二從放大光明以下。亦總問他方七事。第二廣問中。亦開爲二。第一擧初四行偈。廣問此方五事。第二從眉間光明以下。擧五十行偈。廣問他方七事。就第一廣問此方五事。中。卽有四問。第一初一行偈問放光。第二擧一行半偈問上雨花。第三擧二句問地動。第四擧一行偈問大衆歡喜。略不問說法及入定。何則入定說法。如來常事。不宜問如來何故說法入定。故略而不問也。[2003]導師謂佛。從眉間光明以下。第二廣問他方七事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初一行半偈。先問放光。第二從諸世界中以下四十八行半偈。正問因光所現事品。諸句皆應言何其爾也。就中亦開爲六。第一初一行半偈。問見六趣衆生。次二句問見現在諸佛。從演說經法以下六行半偈。問聞諸佛說法。從文殊師利以下一行半偈。結前開後。從我見彼土以下三十一行半偈。問見大乘人修行。從文殊[2904]師又有菩薩以下七行偈。問見佛滅後起塔供養舍利。故大開爲六也。但略不問見[0305]少乘人修行。不問意難求。但[0306]懷者。從若人遭苦以下三行偈。是問見三乘人修行。亦可得耶。第一第二不開。但就第三問[0507]見聞說法亦有二。第一直問聞種種說法。第二從若人遭苦以下。明所說與三乘人根性合。第四亦不開。就第五問見大乘人修行中亦有二。第一初一行偈。總問見菩薩種種修行。從或有行施以下三十半行偈。別問見菩薩種種諸行。釋此中文本義。分重解釋。而今但隨文直釋。不須分重從文殊又有菩薩以下。第六問見彼佛滅後起塔供養舍利。就中亦有三。第一擧一行偈。正問見供養舍利。第二從又見佛子以下四行偈。出塔莊嚴之相第三從文殊以下二行偈釋疑。疑者。聞上莊嚴國界。則懷作塔。但爲嚴國。非爲供養舍利也。故釋云。作塔正爲供養舍利。而國自然嚴淸。如天樹王也。本義云。樹王。波利質多羅樹也。種樹本爲得果。非爲求華嚴樹。而花敷時。其樹自然好嚴。卽因嚴塔。其國自然嚴淸亦爾也。從佛放一光以下八行偈。正問中第二請答。就中亦開爲二。第一初三行偈。略擧所見正請答。第二從四衆欣仰以下五行。釋文殊伏難結請。就第一正請答中亦有二。第一二行偈。先擧所見。從我等見此以下一行偈。正請答。就第二釋伏難結請中亦有二。第一初四行偈。正釋伏難。從文殊當知以下一行結請。伏難有四。一者文殊聞彌勒言佛子文殊願決衆疑。默作伏難。大衆若有所疑。卽自來問。何勞待汝問也。是故彌勒卽釋曰。四衆欣仰。瞻仁及我。世尊何故。放此光明。瞻我者。欲令問。瞻仁者。欲爲答。旣有此意。豈得不問。寧言大衆無疑也。二者若大衆實有疑者。今佛神通現瑞。必有深意。我那得答。宜待如來出定。乃可問也。故彌勒卽釋曰。如來出定。不知何時出。若今不卽答。大衆疑彌深。佛子時答。決疑令憙。何所饒益。演斯光明。三者如來神通現瑞。理實難明。然猶欲答者。汝卽旣是補處。亦應共量爲答。何但使我答也。故彌勒卽釋曰。我那得知。但懷者。佛坐道場。所得妙法。爲衆說耶。爲當授記耶。我意唯爾。文殊卽難。若爾卽應。以此可答。何勞使我答也。故彌勒亦釋曰。示諸佛土。衆寶嚴淸。及見諸佛。此非少緣。必有大意。那何以我猶預之懷而答也。此伏難。是光宅法師傳謝寺次法師。次法師又傳江北招法師。旣是名匠所傳。後生學士。宜實尊奉。從是時文殊以下。別序中第五文殊答問序。就中初開爲二。第一從初訖四十三行偈。正答其問第二從諸人今當知以下。有二行偈。開奬物心結答。就第一正答中有二。第一擧長行答。第二以偈重答。就第一長行答中。亦開爲四。第一從初訖演大法義。髣髴而答。言文殊若論其本。旣是已登正覺之大聖也。但從一化之宜。現爲弟子。則不宜卒明如來現瑞深意。所以一往。苟用髣髴思惟而答也。第二從諸善男子以下。訖故現斯瑞。略引曾見。少分明答。第三從諸善男子如過去以下。訖求名菩薩汝身是也。廣擧曾見。分明適答。第四從今見此瑞與本無異以下。竟長行。會證古今擧實結答。就第一髣髴答中。卽有五句。一句欲說大法。謂今日法花經。於昔日爲大也。二句雨大法雨者。雨亦譬法花經。雨潤萬物。令長成實。此經亦能潤萬善。以爲一因。令長法身一果。故以爲譬。三句吹大法[1101]喙。亦譬此經。外國人將欲改令吹*喙而制。此經亦能改昔日三因三果故爲譬。四句擊大法鼓。亦譬此經。鼓是導軍。伐滅怨賊。此經亦能滅煩惱賊故爲譬。五句演大法義。大法義謂今日一因一果義。從諸善男子以下。第二略擧曾見。少分明答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正擧曾見。第二從是故當知以下證今。尋文可見。從[1902]諸善男子以下第三廣擧曾見。分明適答。就中亦開爲二。第一從初訖欲知此光所爲因緣。明今已見事。與曾見事同。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。今當將見事。與曾見事應同。就第一今已見事與曾見事同。又開爲三。第一據最始一佛。明二事同。第二從次復有佛名日月燈明以下。列二萬佛。第三從其最後佛以下。據最後一佛。明五事同。就第一據最始一佛明二事同亦有二。第一先出能說二事佛。從演說正法以下。正明所說二事同。言過去佛有二事。今釋迦亦有二事也。二事者。一三善同。二三乘敎同。三善者初善中善後善。初善謂序說。中善謂正說。後善謂流通說。言如來所說經。序正流通皆善。故云初善中善後善也。從其義深遠以下。讃嘆三善。其義深遠者。謂文下之理。其語巧妙者。理上之文。純一無雜具足淸白梵行之相者。雙結皆爾也。從爲求聲聞者以下。第二明三乘敎同可見。從次復有佛以下。第二列諸佛同可見。從其最後佛以下。第三據最後佛。明五事同。五事卽爲五重。一有子義同。言今釋迦亦有羅睺羅。二出家義同。今羅睺羅亦出家。從是諸王子以下是。三現此方五事義同。今釋迦亦現此方五瑞也。從是時日月燈明佛以下是。四現他方七事義同。今釋迦亦現他方七事瑞也。從爾時如來以下是。五明疑衆同釋迦亦有疑衆也。從彌勒當知以下是。然上諸佛中。唯明二事同。此明五事同。但互擧出之。無異意也。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。廣擧曾見。分明適答中。第二明今當將見事與曾見事應同。就中明七事應同。故自爲七重。第一明因說經人義應同。言日月燈明佛。因妙光菩薩說法華。今釋迦亦應有因說經人。第二從名妙法蓮華以下。明所說經名義應同。今亦應有法花經。第三從六十[2603]少劫以下。明劫數義應同。今說法花。亦應有六十*少。第四從日月燈明佛於六十*少劫以下。明唱滅義應同。今釋迦亦應有唱滅。第五從時有菩薩名曰德藏以下。明授記義應同。曾日月燈明佛。記德藏菩薩補處。今釋迦亦應記作補處人。第六佛授記已以下。入滅度義應同。今釋迦亦應滅度也。第七從佛滅度後以下。明因人流通義應問。曾日月燈明佛。所說法花經。使妙光流通。今釋迦亦應有使流通人。卽使藥王菩薩[0701]令流通也。前六不開。但就第七因人流通義應同有三。第一正明流通義應同。第二從日月燈明佛有八子以下。因嘆流通人釋物疑。第三彌勒當知以下會通古今。第一可見。就第二因嘆釋疑中有二。第一先擧八王子。嘆妙光道高。仍揚文殊宜答。第二從八百弟子以下。擧八百弟子。嘆妙光德廣。仍抑彌勒宜問。釋疑者。大衆疑。今彌勒旣是補處。文殊未記。然則文殊應問彌勒。何故彌勒更問文殊耶。所以擧八王子。揚文殊宜答曰。燃燈佛。於八子中。第八子。則是釋迦本師。今文殊。已於八子佛及釋迦作師來久。必其見聞。寧有邊量。然則文殊宜答明矣。次擧八百弟子。[2102]抑彌勒宜問曰。今彌勒。旣不入八子。且八百弟子中。猶爲下品人。豈得不問文殊。然則彌勒應問明矣。就中以三[2403]幡問答作料簡。一者問曰。今釋迦佛時。彌勒發問。文殊爲答。以此爲例。燈明佛時。亦應有問答之人。何故此不顯耶。釋曰。燈明佛時應答問者。必是妙光。妙光文殊今自會通。而德藏與彌勒。不得會通。故此不顯彼時問答者也。猶不明去。何者。今所謂應同者。豈言昔日八子卽今羅[0104]睺哉。是乃雖復名體各異。唯取其義相似。故謂之應同也。寧言不得會通故不顯也。是故今世師云。有兩損故不明也。何者。若此顯彼時問答者。則今文殊彌勒但述前人。然則於文殊一無自能答之譽。爲彌勒亦無自能問之功。有此妨故不顯也。猶不淸去。何者。但爲文殊猶復可然。而彌勒發問。旣在文殊未明此傳之前。故爲彌勒一無可慊。而未聞窮釋。但私懷者。今爲彌勒雖無可慊。爲文殊有妨。猶不欲顯彼時答問。然則發問亦無可顯。又若此猶顯彼時發問。必大衆疑。今此彌勒或曾已聞此傳。但故詳而問耶。有此妨二皆不顯也。二者問曰。燈明佛時。背補處德藏。唯對妙光。而說法花。今釋迦。背文殊。對補處彌勒及身子。爲說法花。然則那得言因說經人義應同。又燈明佛時。對妙光而說。卽使妙光流通。今釋迦時。對彌勒及身子而說。別使藥王流通。然則那得言因人流通義應同。釋曰。今所謂應同者。非言名體卽一故應同。唯取其所因義相似故云應同。則如上言昔日八子豈今羅睺羅哉也。三者問曰。燈明佛時。先說法華。說已唱滅。然後授記德藏。今釋迦佛。先記彌勒。記已爲說法花。說已唱滅。此二相違何也。釋曰。此意難知。或從爲化所宜。二皆必有所由。非虛設也。從今見此瑞以下。答問中第四會證古今。擧實結答。卽有二。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者。結今已見事與曾見事同。二從是故以下。結今當將見事與曾見事應同。從爾時文殊以下。第二以偈重答。上長行中初有四。第一髣髴思惟爲答。第二略擧曾見少分明答。第三廣擧曾見分明適答。第四會證古今擧實結答。今不頌第一第二。但頌第三第四。從我念過去以下。訖妙光法師者今[0705]卽我身是。擧四十一行偈。頌第三廣擧曾見分明適答。從我見燈明佛以下二行偈。頌第四擧實結答。上第三分明適答中復有二。第一今已見事與曾見事同。第二今當將見事與曾見事應同。今皆頌之。從初訖是事何因緣十八行半偈。頌第一今已見事與曾見事同從天人所奉尊以下二十二行半偈。頌第二今當將見事與曾見事應同。上第一已見事同中已有三。第一據最初一佛明二事同。第二列二萬佛。第三據最後一佛明五事同。今但頌第一第三。略不頌第二列二萬佛。今初二行偈。頌第一據最初一佛明二事同。從佛未出家時以下十六行半偈。頌據最後一佛明五事同。上第三明五事同中。卽有五事。皆頌之。初二句頌有子義同。[2306]次二句頌出家義同。從時佛說大乘以下三行半。頌此方五事同。從佛放眉間光以下十行半偈。頌他方七事同。從爾時四部衆以下一行半偈。頌疑衆同。從天人所奉尊以下二十二行半偈。頌上第二今當將見事與曾見事應同。上中已有七事應同。一因說經人義應同。二經名應同。三劫數應同。四唱滅應同。五授記應同。六滅度應同。七因流通義應同。今皆頌之。初二行半偈。頌因說經人義應同。說是法花經一句。頌經名義應同。從滿六十*少劫以下一行一句偈。頌劫數義應同。從佛說是法花以下四行偈。頌唱滅義應同。從聖主法之王以下二行半[0701]偈。授記義應同。從佛此夜滅度以下二行偈。頌正滅度義應同。從是妙光法師以下十行。頌因人流通義應同。前三不開。但就第四唱滅應同中四行分爲三。二行偈。正唱滅。次一行偈。勸修善。次一行偈。明時衆聞唱滅愁悲。第五授記。第六正滅。亦不開。上第七因人流通義應同中已有三。第一正明流通義應同。第二因嘆釋疑。第三會通古今。今皆頌之。初一行偈。頌第一正明流通義應同。從是諸八王子以下八行偈。頌第二釋疑。從彼佛滅度後以下一行偈。頌第三會通古今。上第二釋疑中已有二。一因嘆擧八王子。揚文殊宜答。二擧八百弟子。抑彌勒宜問。今皆頌之。初三行偈。頌文殊宜答。從是妙光法師以下五行偈。頌彌勒宜問。從我見燈明佛以下二行偈。頌上第四會證古今擧實結答。實相義。謂。今日一因一果義也。此中文本義。超文煩釋。而今隨有宜釋而已。從諸人今當知以下。答問中之第二。開將物情結答。卽有二。初一行明善事應來。謂顯一。後一行。惡事應去。謂所疑也方便品第二 從此品以下。訖分別功德品。如是諸人等於是無有疑。凡擧十四品半經文。是經中第二正說。此品明昔日有三。旣是方便。非是實說。從其所說受名。故云方便品。然今此品。竝說昔三卽是方便。今一爲實。則應言方便實相品。何意偏擧方便爲品目者。凡制品目。是出經者意。非如來語。然所以出經者。偏擧方便。爲品目者。一乘敎。但昔日不顯。本來卽是實說。今亦自一。更無所改。但三乘敎。昔日不名方便。稱爲實說。但今至此方顯非實。故云方便品。而若具爲目。亦應言方便實相品。但略而不存也。就此正說。大開爲二。第一從此品以下。訖安樂行品。凡擧十二品。明因一義。第二從從地[1402]踊出品以下。訖入分別功德品 如是諸人等於是無有疑。凡有二品半經文。明果義長遠之相。就第一明因義。又開爲四。第一從初訖衆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偈以來。略開三顯一。動執生疑。第二從爾時會中有諸聲聞以下。訖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憙。名大衆懷疑致請。第三從佛語舍利[2103]佛以下。訖學無學人授記品。凡有七品半經文廣開三顯一。斷疑生信。第四從法師品以下。訖安樂行品。凡擧四品。別流通因義。此四來意者。夫如來明此法花之大意者。但欲遣昔日三因三果。令得今日一因一果也。然衆生神闇根鈍。不可卒然顯說。是以於開三。一往但略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敎。於顯一亦略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眞實。第一略說來意爾也。動執生疑者。衆生聞昔日有三。執以爲實。而今聞旣是方便。則動其執。若爾是應非實。又聞要當說眞實則生疑。何物謂之眞實。故云動執生疑。第二懷疑致請來者。衆生夢聞略說則執動疑生。執心旣動。理有可除之義。疑心旣生。可有得解之[0604]美。卽不可不請。第二懷疑致請來意爾也。第三廣開來者。如來深旨。唯在於廣。不在於略。衆請旣致。復有何待所以。則擧法說。譬喩。宿世因緣。廣開三顯一。以決衆疑。令知實理。第三廣開來意爾也。略廣二說旣竟。因義自圓。宜明流通。故第四勸別流通因義。就第一略說。初開爲二。第一從初訖唯我知此相十方佛亦然。將欲略開。先嘆諸佛權實二智。第二從舍利*佛當知以下。有三行半偈。正出略開所以。先歎諸佛二智者。昔日三因三果。則是權智之能。今日一因一果。則是實智之能。然則二智是能。三一爲所。將欲明其所。故先歎其能。曰此二智。極深微妙。故能爲如是三一也。且欲令大衆生疑致請。世尊何意。慇懃稱嘆二智。欲聞深旨。而若辨二智名義。權智亦言方便智。實智亦言智慧。方便者。善巧爲義。此卽當體受名。何則此聖智。自有善巧之能。故言方便。權者。假暫爲義。此是從境立名。何則亦是聖智。能照權假之境。故云權智。智慧者。鑒照爲義。此卽當體受名。何則此聖智。自有鑒照萬機之能。故言智慧。實者。審實爲義。此亦從境得名。何則此聖智。能照審實之境。故言實智。然此四智。若通作論。終日竟夜。卽一聖智。更無別體。但從境逐義。故有此四別也。就五時敎。辨此權實二智。皆各不同。初敎。若照四諦十二因緣爲實智。照假實陰入界等爲權智。第二波若敎。若照眞諦爲實智。照俗諦爲權智。第三維摩敎。知病識藥爲實智。能變藥病相宜爲權智。第五𣵀槃敎。若照佛果常住爲實智。照金剛以還苦無常爲權智。今此法花敎。若照四一境爲實智。照三三境爲權智。四一境者。一人以一機感一敎令說一理。如來以一敎應一機明一理化一人。三三境者。三人以三機感三敎。如來以三敎應三機化三人。問曰。權實二智。辨其爲用。今昔有別者。則此二智。智體雖一。但其智用。便有興廢耶。釋曰。但約物爲論。故似有興廢。而佛智不隨境生滅。故本無興廢。所以名寂常。借虛空譬喩。以釋此義也。問曰。若以理一爲四一者。亦應有三理可言四三境。何故不爾也。答曰。今昔雖殊。理卽是一。本無三理。故不例也。又問。敎當能詮。理爲所詮。若言本無所詮三理者。能詮三敎亦應無也。寧言以三機感三敎。答曰。若以遠詮一理作論。非無所詮。然[2401]只就當時作談。誠無所詮三理。但敎則佛。知衆生所樂。隨機爲說。故有三敎。問曰。夫能詮所詮。必相當爲起。是理之常。遠詮義爲論。則此三敎。旣爲一敎。故於三敎遠詮義。無所可論。但疑者。本有三敎耶。唯是一敎耶。若本無三敎。*只是一敎。但爲化物故。有三敎者。雖無三理。亦應言有三理。何意不爾。答曰不例。敎則雖復本無三敎。隨語爲求。亦可得三。然理則今昔雖異。*只是一理。更無異相借譬爲明。設有一柱。或敎是枷。或敎是[0602]樑。架言非*樑言。*樑言非架言。所以[0703]敎得稱三。然柱體不動不移。卽是一柱。理無三亦然。就第一先嘆二智中。亦有長行偈。長行中亦有二。第一將欲嘆釋迦二智。先總歎諸佛二智。第二從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以下。別嘆釋迦二智。就第一總嘆諸佛二智中亦有三。第一雙正歎。第二雙釋歎。第三從成就甚深以下雙結嘆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者嘆實智。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歎權智。其者謂實智。權智呼爲門者。門是能通物。此權智三敎。亦能通實智一敎。及諸求善者。故稱爲門。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者。擧二乘不知作歎。第二雙釋歎。言旣以尊因爲得。故二智甚深。難解難入。成就甚深以下。第三雙結歎。成就甚深未曾有法者結實智。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者結權智。從[2204]吾成佛以來以下。第二別嘆釋迦二智。就中初開爲二。第一寄言嘆二智。第二從止舍利弗以下。止言嘆二智。就第一寄言中亦有五。第一先嘆權智。第二釋嘆。第三從如來知見以下嘆實智。第四如來能種種以下結權智。第五以要言之以下結實智。嘆權智中。正釋二歎卽可見。嘆實智中。如來知見廣大甚深無量者正嘆。從無礙以下亦釋嘆。應言所以如來知廣大甚深無量者何。釋言。如來。無礙力無畏禪定解脫三昧諸法皆深成就故。云廣大甚深無量。權智佛亦有此法。而只是四無礙十力四無畏八禪定八解脫三三昧。不如實智佛無量無礙力無畏禪定解脫三昧也。然此亦*只就化物作論。於佛無別也。此中有五不同。一者若一稱諸佛二智。則釋迦二智。自入諸佛二智中。若擧釋迦二智。則諸佛二智亦自去。所以猶有總別二嘆者。總嘆諸佛二智者。欲明諸佛道同故也。別嘆釋迦二智者。釋迦是一化之主。所以別歎也。二者所以諸佛門。雙嘆二智。釋迦佛門。別歎二智者。諸佛門雙嘆者。欲明權實二智。二名雖殊。卽是一體也。釋迦佛門別嘆者。欲明體雖是一。功用有別也。三者所以諸佛門。先歎實智。後嘆權智。釋迦佛門。先嘆權智。後嘆實智者。諸佛門先實後權者。欲示本末。唯有本故有末。釋迦佛門。先權後實者。欲明敎化次第。先用權後用實也。四者所以諸佛門。擧往因釋二智。釋迦佛門。卽就果諸德明二智者。諸佛門。擧往因釋者。欲明因能感果。言旣有勝因。必感勝果釋迦佛門。卽就果明者。欲明果從因。旣是勝果。必從勝因。五者所以諸佛門。擧不知人作歎。釋迦佛門。直就諸德作歎。不擧不知人者。則無異意。但例上可推故略也。從止舍利*佛不須復說以下。嘆釋迦二智中。第二止言歎實智所以止言嘆實智者。衆生聞昔日權智所說。執以爲實。恐難信今日實智之說。故擧止言復嘆也就中亦有三。第一直止。第二釋止意。第三從諸法實相以下。出二智所照境。止舍利弗不須復說者。以言不可盡故止。非是四句百非。心行所滅。言語[0601]噵斷故止也。第二釋。所以不須復說者何。此實智之理。唯諸佛與釋迦佛。乃能究盡。其餘因地諸解。非其分故。云不須復說。文不適言因地諸解非分。而旣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。則諸餘人。不及自從。且後至偈卽顯也。問曰。所以上寄言總嘆諸佛二智中。偏擧二乘不知作嘆。今此止言嘆中。通擧因地諸解非分作歎者。上中雖復深妙難知。猶是寄言故。悕求心有寄。所以偏擧二乘非分。不言菩薩非分也。是乃良欲從淺至深。深結甚深微妙之義故然也。本義云。從舍利*佛如來能種種分別以下。爲止言歎。分爲三。從能種種以下。訖佛悉成就。先出所嘆之法。從止舍利*佛以下正止言從所以者何以下。釋止意亦好。隨欲可用。第三出實智所照境。言非但實智深妙難知。實智所照諸境。亦深妙難知。而此實智。能照難知諸境。則實智深妙難知。亦可自明矣。諸法實相者。謂實智所照。諸法實相境也。卽是立章門。從所謂以下釋章門。凡有九句。言能照如是諸境。故云實智深妙。非以言可盡也。本義云。諸法謂權智所照。謂三三境中三敎。實相謂四一境中一理也。九句分爲三初五句。釋諸法章門。從如是因以下四句。釋實相章門。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句。結兩章門。本則擧初如是相。末則擧後如是作。是結權智章門。究竟等謂一因一果。究竟等是結實相章門。釋文亦微細煩廣。但愚心難及。故不盡記。卽所謂闕所不明。第二偈頌。凡有十七行半偈開爲二。初三行偈。頌上總嘆諸佛二智。從於無量劫以下十四行半偈。頌上別嘆釋迦二智。第一可見。但上別嘆釋迦二智中。初開爲二。第一寄言嘆二智。第二止言嘆實智。今皆頌之。初一行偈。頌第一寄言嘆。從如是大果報以下十三行半。頌第二止言歎。而上止言嘆實智中亦有三。第一直止。第二釋止意。第三出實智所照境。今皆頌之。少不次第。十三行半偈分爲五。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。此二句頌上第三出實智所照境九句義。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。此二句頌上第二釋止意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。而上長行。直就智明如來究盡。今此偈。就境明究盡。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。此二句頌上第一直止云止舍利*佛不須復說。從諸餘衆生類以下十行半偈。義出不知衆。證明唯佛佛能究盡之義。卽上所謂後至偈卽自顯也。從又告舍利*佛以下一行半偈。亦以義結唯佛佛能究盡。五重皆尋文可見。新發意。謂三中菩薩。及初心以上。六地以還皆是也。不退者。謂七地以上。乃至法雲皆是也。初心以上。六地以還。不宜明新發。而[2802]其不能體解如來實智之理。皆是一種無異故。皆稱新發。然若論其實新發。正在三中凡夫菩薩也。且八地以上法雲菩薩。何都不解實智之理。但不及如來之深。故云皆不知也。本義云。新發*只謂三中凡夫菩薩。不退亦*只言初地以上六地以還也。好則好矣。但若爾。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之言。不淸去也。且文旣云不退。然則初心以上。七地以還。猶未免三退之名。那得純以不退稱六地以還若如本義云。新發是凡夫菩薩者。幷內凡耶。若但擧外凡。卽是三中菩薩。略不擧中間三十心菩薩也。但此中疑者。上旣云除諸菩薩。信力堅固者。何故此言不退諸菩薩亦不知耶。釋曰。上云除諸菩薩者。就仰信作論。則菩薩勝於凡夫。故云除諸菩薩也。而此就體解爲論。故不退諸菩薩皆不知也。從舍利*佛當知以下三行半偈。略開中第二。正略開三顯一。動執生疑。就中卽有二。第一擧一行半偈。據諸佛略顯一。因此生疑。第二從告諸聲聞衆以下二行偈。據釋迦略開三。因此動執。然所以顯一據諸佛。開三據釋迦者。卽有二意。一者欲令隨佛所旨。二者從衆生可信不信之宜。欲令隨佛所旨者。夫今日之要。欲廢昔三令得今一。而衆生執三心堅。恐難信一。所以據諸佛。曰今日一者。非但我釋迦獨說。三世諸佛。皆同無異。可速取也。三卽理自非實。若取一則自可廢故。但據釋迦而開也。二從衆生可信不信者。若勸廢三引諸佛。衆生必可生疑。我等執三來久。而未有傍人勸廢。若此三如言。理實可廢。諸佛同語者。何曾一無勸廢者。猶可不信。所以不引諸佛也。勸取一。唯始今日。未有日數。衆生無可生疑。故引諸佛也。又所以先明顯一。後明開三者。衆生執三爲實來久。不可卒言可廢。故先勸一是第一可信。於是則自生疑。昔旣云三是第一可取。何復有第一耶。故卽繼曰。昔言三第一者。是我但爲化物。以方便說。故可廢也。欲從言次所宜故。然非無意也。又所以開三但擧二乘者。二乘是昔日之要。亦其執堅故。但擧二乘也。從爾時大衆中以下。明因義中。第二名大衆懷疑致請。就中初開爲二。第一從初訖而今不知是義所趣。經家叙大衆懷疑之相。第二從爾時舍利*佛知四衆心以下。正出致請。就第一經家叙中亦有二。第一出能疑衆。第二從各作是念以下。出其所疑。千二百人。出無學衆。從及發以下。出學衆。就第二出所疑中亦有二。第一疑上嘆二智。第二從佛說一解脫以下。疑上略開三顯一。世尊何故慇懃稱嘆方便者。疑上嘆釋迦方便[2201]知。佛所得法甚深難解者。疑上嘆諸佛實智。有所言說意趣難解聲聞辟支不及者。疑上嘆諸佛方便智。第二疑上略開三顯一。一解脫者。有餘無餘二種果。因盡謂有餘。果亡謂無餘。卽是滅諦。義者卽是道諦。擧果明因。三乘之人。就斷惑爲論。必有正習之別。故論其功用。卽有三車之譬。而但其三界因果盡。無爲一故。云一解脫。言。昔日三乘等因。此謂得究竟處。故云亦得此法到於𣵀槃。而今聞旣是方便。又云今當說眞實。故云不知是義所趣。義謂道諦。言。不知吾修行道諦所得。必如昔言。*只趣解脫耶。復有新究竟耶。從舍利*佛知四衆心以下。正出致請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經家。叙眞子致請。一爲衆。二爲自。第二從而白佛言以下。出正請。就中卽有三請二止。從初訖欲聞具足道第一請。直以所疑致請。從爾時佛告以下。第一止。從舍利*佛重白以下。第二請。擧利根致請。從佛復止以下。第二止。從爾時舍利*佛重白以下。第三請。擧有解致請。就第一請。亦有長行偈。長行中自有二。第一以自疑致請。第二從今者四衆以下。因大衆疑致請。二皆*只問嘆二智。不問略開宗。但後至偈乃問也。第二偈頌。凡有十一行偈分爲二。第一初六行半偈。正頌上長行。從於諸聲聞衆以下四行半偈以義頌問上略開宗。上長行中有二。一以自疑致請。二因大衆疑致請。今皆頌之。初三行半偈。頌上以自疑致請。從無漏諸羅漢以下三行偈。頌上因大衆疑致請。就第二以義頌上略開宗中。四行半偈。自爲二。初一行半偈。問上略開三。上云我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敎。從佛口所生子以下三行偈。問上略顯一。上云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眞實。爲是究竟法者。問吾所證盡無生二智。爲是究竟未究竟。爲是所行道者。問吾所行道諦。是爲極未極。卽所謂因開三動執也。欲聞具足道者。具足道。謂今日一理也。卽所謂因顯一生疑。從爾時佛告舍利弗不須復說以下第一止。止意者。若廣說此二智之理。必大衆驚疑。從重白佛言以下。第二請。卽有長行與偈。請意者。今此會中。皆是利根。堪聞佛說。不應驚疑。從佛復止以下。第二止。止意若廣說。非但驚疑。更生謗心。必墮惡道也。從重白佛言以下。第三請。亦有長行偈。請亦此會中。非但利根。亦有有解。若聞佛說。必能信受。從爾時世尊告舍利弗以下。明因義中。第三名廣開三顯一斷疑生信。就中初開爲三。第一從初訖第二卷及見佛功德盡迴逈佛道以來。法說廣開三顯一。化上根人。第二從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悔以下訖藥草喩品。譬說廣開三顯一。化中根人。第三從化城喩品以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。明宿世因緣廣開三顯一。化下根人。此三段來意者。夫此廣說來者。本則如來妙計。近則因上大衆致請。何則上略開宗中。將欲略開宗。先嘆諸佛及釋迦權實二智甚深微妙。後正略開宗曰。昔三是方便。今當說眞實。於是大衆。因此二說。懷疑致請曰。世尊何故。慇懃稱方便。又請問云。何昔三是方便。云何謂之眞實。所以今第三擧此廣說。答大衆請曰。上云昔三是方便者。理本無三。但欲化物。故非三而說三故。云昔三是方便。眞實者。謂今日一。此一當實非虛。故稱眞實也。又此先三後一者。亦從物機所宜故。然非徒設也。然則不可疑何不卽爲說一也。又得作如是先三後一者。卽是如來權實二智之能。所以慇懃稱嘆如來權實二智。又將欲化物。能用二智。先三後一。非但我釋迦一。卽五佛皆同。所以上亦嘆諸佛二智也。衆生神根一等。唯是法說亦足。而但衆生神根利鈍不同。解悟速遲。卽有上中下之別。難以一說爲化。故擧此三說爲化也。何則或有衆生。聞前維摩敎抑揚之言。則執理惑敎曰。若如言論。因卽是一無相者。所得之果。亦應是一。何故猶云有三果之別耶。是名上根。此等必一聞法說。便能可得。所以爲此人等。第一用法說爲化。又或有衆生。執敎惑理曰。夫大聖世尊。恒無二語。如言實有三果者。因亦應三。何故*只是一無相耶。是名下根。此等必聞法譬宿世三說。方乃可悟。所以爲此人等。第三用宿世因緣爲化也。又或有衆生。執理惑敎。卽同上根。執敎惑理。卽同下根。難定是非。踟[1901]𨅒兩楹。是名中根。此等必聞法譬二說。乃可得悟。所以爲此人等。第二用譬說爲化也。而今所謂上根者。如舍利*佛等。中根如須菩提等。下根如富樓那等。而就實爲論。今此三人。本是不可思議。不知或是如來分身。或是法雲菩薩。然則皆已同達妙有常住之義。豈其未悟一因一果之理也哉。但欲化此三品衆生。故示同新述方得證果之類。乃現上中下之異也。然則實而作談。今發大機。聞此法華者。正在三品外凡實行之類也。就第一法說化上人中。開爲四段。第一從初竟此卷。正明法說。化上根人。第二第二卷初一[0302]長偈。名上根人領解。第三從爾時佛告舍利佛*以下。訖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敎菩薩法佛所護念。名如來述成上根人領解。第四從舍利*佛汝於來世以下。及見佛功德盡迴逈佛道。名賜記上根人。就第一正明法說中。亦開爲二。第一正明法說。化上根。第二從此卷末汝等舍利弗以下。有七行偈。勸上根人修同歸之理。就第一正明法說中。亦有長行偈。就長行中亦有三。第一從初訖汝今善聽當爲汝說。名如來發言許說。第二明眞子奉許。第三從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。正明法說。化上根人。就第一許說中亦有三。第一正許說。第二從說此語時以下簡衆。第三從舍利弗以下戒聽。第一可見。就第二簡衆中自有二。第一從初訖世尊默然而不制止。明以如來神力遣不應聞衆。第二從爾時佛告以下。讃嘆應聞衆。而佛遣文。此不正顯。但後至偈可證也就第一遣不應聞衆中亦有三。第一直明退去。第二釋退之由。第三明佛不止。皆可見。以此釋文推尋。是則但以其罪業自然而退。如來亦默然不止而已。豈言如來神力令退也。誠言如來神力令生物樂者。何不未發衆生令生道樂。猶使迷惑也。釋曰。樂道之機。未始故然。見其機始。卽敎令信。卽問。然則物樂之生。唯機爲本。非如來也。豈言以佛神力退去乎。釋曰。物機雖建。若非如來神力相助。不速發行。故云以佛神力令退也。又問。雖在此坐。若欲不令聞。卽以如來神力。如聾如盲。何勞故令遣耶釋曰。夫聖人所爲。非無因緣。必因遣可利故然也。卽所謂下足擧足。皆從道場來也。第二讃嘆應聞衆。第三戒聽。皆可見。唯然世尊願樂欲聞者。長行中第二明身子奉許。從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。長行中第三正開法說。化上根人。就中開爲五段。第一從初訖法亦如是。總明五佛開三顯一之義。第二從舍利弗過去諸佛以下。訖皆得一切種智。別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。第三從舍利弗未來諸佛以下。亦訖一切種智。別明未來諸佛開三顯一。第四從舍利弗現在諸佛以下。訖欲令衆生入佛[1503]智見故。別明現在諸佛開三顯一。第五從舍利弗我今亦如是以下竟長行。正明釋迦開三顯一。此五重皆以六義作釋六義。一嘆法希有。二嘆佛語不虛妄。三開三。四顯一。五五濁所由前三後一。六簡眞僞而敦信。言。五佛皆以此六義。爲其常事也。而此六義。開三顯一二義爲正體。其餘嘆法希有。嘆不虛妄。五濁所由前三後一。簡眞僞敦信。此四義。皆爲欲證開三顯一故來。非是正體。而此六義。今五佛。或有具。或不具。而通爲論。五佛亦無不備。但互擧出之。上略開宗中。論人直擧諸佛與釋迦。談法亦唯明開三顯一二義。今此論人則五佛盡擧。談法則六義皆顯。然則廣略之言。自可明矣。就第一總諸佛開三顯一中。但有四義。略無二義。故文自成四。第一嘆法希有。第二從舍利弗汝等當信以下。明不虛妄。第三從舍利弗諸佛以下。廣開三是方便。第四從舍利弗云何以下。廣顯一是眞實。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者妙法。卽是此經中所說一因一果。言諸佛明此一理希。時乃說也。優曇鉢花。此言靈瑞花。唯待轉輪[0801]聖出世乃現。故以爲譬從汝等當信以下。第二嘆不虛妄。而此嘆不虛妄來者。衆生執三爲實。恐將不信今日一因一果之說。故有此嘆不虛妄。問曰。理本無三。而言有三。寧非虛妄乎。釋曰。凡虛妄者。非善言善。非惡言惡。欲賊前人是名虛妄。如來雖復非三而三。只欲利物。可言方便。何是虛妄。從舍利弗以下。第三明開三亦有三。第一正開三。第二釋難解。第三重顯釋意。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者。言。隨物機宜。非三而說三。所以上開宗。昔三是方便。以遣大衆云何昔三是方便之問也。非三能三。亦是如來權智之力。所以上略開宗之初。慇懃稱嘆諸佛權智。以遣大衆世尊何故慇懃稱嘆方便之問也。第二直釋難解可見。第三重顯釋意。標疑云。所以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者何。諸佛世尊。唯以一大事因緣故。出現於世。而欲化物於一大事中。方便說三。唯佛與佛乃[2602]能。非諸識可得。故云唯佛與佛乃能知之。從舍利弗云何以下。第四明顯一。就中卽有四一。第一從云何以下。訖故出現於世。明果一。第二從佛告舍利弗以下。明人一。第三從諸有所作以下。明因一。第四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以下。明敎一。然因果二一。卽是理一。但理一中。分爲因果二一也。就第一明果一亦有三。第一牒上事。卽是立章門。第二從諸佛世尊以下。正明果一。第三從舍利弗是爲以下。結成果一。本義云。從後所以者何以下。明顯一。又云。此所以者何。義得釋開三之意。而文則屬下顯一。而今不須。第二正明果一。而義家不同。一云擧四時敎爲釋。如來出世。雖有四時之說。皆欲令得今日一果。故說非餘故也。初敎時爲開。波若爲示。維摩爲悟。法華爲入。然所以知次第然者。以文可推。開未於示。示未於悟。悟未於入。漸漸從淺至深。故知其次第然也。光宅法師解言。知見*只是一衆生當來佛果。示爲聞慧。悟爲思慧。入爲修慧。言如來出世。*只欲爲諸衆生。開其當來佛果。令成一果三慧故出也。光宅法師。又於善捨寺解言。明因義中。略開三顯一。漸表壽命長遠爲開。廣開三顯一。令知壽命長遠爲示。明果義中。略開近顯遠爲悟。廣開近顯遠爲入。言。如來出世。*只欲爲諸衆生演說此四義故出也。從舍利弗是爲以下。第三結果義從佛告舍利弗以下。第二明人一。言。會昔三人。成今一人。但敎化菩薩者。言。皆是大乘人。無別是小乘人也。從諸有所作以下。第三因一。言。昔日三善。卽今一善也。諸有所作。謂諸善。常爲一事。謂一因。言。諸善皆爲一因善也。唯以佛知見示悟衆生者。擧果證因一言。修此因。爲以一佛知見。示悟衆生。然則因一明矣。從如來但以一佛乘以下。第四明敎一。言。會昔三敎。成今一敎也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正明敎一。第二明諸佛道同。證成敎一。可見上略開宗云要當說眞實者。卽今此明四一。以遣大衆何物謂之眞實之問。能作四一。亦是如來實智之力。以遣大衆世尊何故慇懃稱嘆諸佛實智之問。而分段云。從此以上。但明諸佛開三顯一爾也。然今推尋此中文。釋開三卽云我以無數方便。釋顯一中。亦明釋迦今事明敎一亦引諸佛。則如明釋迦開三顯一。然是乃但諸佛道同故。然實是諸佛開三顯一也。苦辨此中四一。因果二一。卽是理一。故以卽義爲一。不以會爲一也。但人敎二一。則其立名義各異。且昔*少今大。故不以卽爲一。但以會爲一也。雖復同稱是一。而其爲一之所以不同。問曰。因果二一。理卽應爾。人敎二一中。*少乘人敎。亦如言可信。但疑者。大乘人敎。本來卽大。今亦自大則應云會二歸一。不應會三歸一也。釋曰。昔日*只以四等六度之說。稱爲大敎。不言萬行之說是名爲大。人亦雖復稱大。論其心解。昔日不知有善成。故不能遣三之別。所以大乘人敎。雖復卽大。猶會爲一也。又問。上開宗云三三境者。人三敎三機三爾也。何故今此。但會人敎二三。不會三機。釋曰。三機是惑。何勞須會。且機是但物自起。不可以佛語爲會。且此機隨時卽廢。雖會不會。何爲卽。問。機不由佛。故不會者。人亦自成人。非由如來。亦應不會也。釋曰。言其形色實非如來。而大*少之稱。正由如來。故以佛語爲會也。且經旣云五戒得人身。十善得天身。此五戒十善。亦由如來。以此義爲論。應云形色亦由如來也。從舍利弗以下。第二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。六義中。但明開三顯一。略無四義也。先明開三。從是法皆爲一佛乘以下明顯一。開三可見。是法皆爲一佛乘故者。明敎一。[1201]是衆生從諸佛聞法究竟。明人一。皆得一切種智。明果一。從舍利弗未來諸佛以下。第三明未來諸佛開三顯一。亦六義中。但明開三顯一二義。略無四義。亦先明開三從是法皆爲一佛乘故以下。明顯一。釋文卽如上。從舍利*佛現在十方以下。第四明現在諸佛開三顯一。六義中。亦但明開三顯一二義。略無四義。開爲四。第一先明開三顯一之意。第二從是諸佛亦以以下。正開三。從是法皆爲一佛乘故以下。明顯一。從舍利弗是諸佛以下。還擧人果二一。結成一義。釋文亦如上。三佛中皆不明因一。從舍利弗我亦復如是以下。第五明釋迦開三顯一。六義中。但明五義。略無嘆法希有一義。五義自爲五重。第一開三。第二從舍利弗如是以下。明顯一。第三從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以下。明五濁所由先三後一。第四從舍利弗若我弟子以下。明簡眞僞而敦信。第五從舍利弗汝等以下。明不虛妄。今第一開三。種種欲者。現在心所樂。深心所著者。終遂。隨其本性者。言。宿習不同。就第二顯一。亦有三一。如是皆爲一佛乘者。明敎一。一切種智。明果一。從舍利弗以下。明因一。略無人一。就第三明五濁所由先三後一中亦有四。第一總唱五濁。第二從所謂以下。列五濁。第三從如是劫濁亂時以下。明五濁所生義。從故諸佛以下。正明先三後一之意。五濁者。一劫濁。二煩惱濁。三衆生濁。四見濁。五命濁。濁者濁亂爲義。十使之中。五鈍使當煩惱濁。五利使當見濁。此二是濁之正體。其餘三濁。相從得名。見濁煩惱濁是因濁。命濁是果報濁。衆生濁是行因得果報濁。但劫濁更無別體。*只是時節。但因四種濁。仍名爲劫濁也。如年無食名爲飢年。而年非飢。劫濁得名亦爾。而此五濁。凡有三種五濁。若上品卽是見諦五濁。中品卽是思惟五濁。若下品卽是習氣五濁。此三種五濁。皆障一大乘機。故昔日不爲說一理也。問曰。若言三種五濁皆障一大乘機者。外凡之人。其有三種五濁。七種學人。亦有思惟習氣。羅漢猶有習氣。以此爲論。應無能發一大乘機。堪聞今日法華。卽爲何等。而說此法華耶。釋曰。以宿習爲別。若大乘習强者。不別內外。雖有五濁。不令恒動。或有不障。所以時至。卽發大機。堪聞此法華也。若大乘宿習弱者。亦不別內外。五濁恒動。不能發大機。堪聞此法華。從若我弟子以下。第四簡眞僞而敦信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簡眞僞。第二從除佛滅度後以下敦信。就第一簡眞僞亦有三。第一明非眞。第二從又舍利弗以下。明是僞。第三從所以者何以下。擧眞羅漢形釋上意。言。眞得羅漢。不爲如上也。自謂羅漢[0702]避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敎化菩薩事者。言非其分。故都自不聞不知。本義云。雖聞而自言吾不聞不知。自謂已得不求阿耨三菩提者。此明雖聞而不信受。本義亦同。第三形釋。亦可見。標疑云。所以此人等作如是者何。言非眞羅漢故然也。第二敦信。就中亦有三。第一直敦信。第二釋。第三重顯敦信之意。除佛滅度後者。言雖復眞羅漢。不聞如來在世金口正說。佛滅度後時。能信此法者無也。故云除佛滅度後。所以若樂道者。今佛現在時不可緩也。如是敦信。第二釋。標疑云。所以除佛滅度者何。言佛滅度後時。能說此法者。難得故也。第三重顯敦信之意。若爾何時得信。必待餘佛出。世可得信。乃而不知諸佛亦何時何日出。又佛雖出。亦不知我無緣。然則今佛現在時。可勉自明矣。本義少異。除佛滅度現在無佛者。言今佛滅度後。後佛亦未出間。都無有佛爲此羅漢說法華。所以亦無能信者。故云除佛滅度後也。是故今佛在世時不可緩也。如是敦物生信。而物疑云。佛雖滅度。猶有佛賢弟子。此人必爲我等說。故卽釋此疑。標疑云。所以但佛在世時得信者何。釋曰。佛滅度後。雖有賢弟子。惡世多難。能說法華者難得。故云佛在世時可進也。於是物猶云。若無能爲我說者。我等亦自入無餘𣵀槃。是故亦釋此疑曰。旣名羅漢。無有不聞法華而入無餘者。若今釋迦時。不聞法華者。必未來遇餘佛聞法華。乃後入無餘也。從舍利弗以下。第五明不虛妄可見。從爾時世尊以下。第二偈頌。而上長行。初開爲三。第一佛許說。第二眞子奉許。第三正明法說。今初四行一句偈。頌第一許說。從諸佛所得法以下百九行三句偈。頌第三正明法說。但不頌第二眞子奉許。何則奉許。非是佛語。故佛不頌也。上第一許說中有三。第一正許說。第二簡衆。第三戒聽。今不頌第一正許說。但頌第二簡衆。第三戒聽。上第二簡衆亦有二。第一簡不應聞衆。第二讃嘆應聞衆。初三行半偈。頌簡不應聞衆。次二句。頌嘆應聞衆。次一句舍利*佛善聽。頌許說中第三戒聽。上正法說中。本有五佛門。今皆頌之。初三十四行三句偈。頌總諸佛門。從過去無數劫以下二十七行半偈。頌過去佛門。從未來諸世尊以下。六行半偈。頌未來佛門。從天人所供養以下四行半偈。頌現在佛門。從今我亦如是以下三十六行半偈。頌釋迦佛門。上總諸佛門中。卽有四義。一嘆法希有。今不頌。但頌不虛妄開三顯一三義。亦義頌五濁所由前三後一義。從諸佛所得法以下十[2901]二行一句偈。頌開三。從聲聞若菩薩以下六行半偈。頌顯一。從若人信歸佛以下四行半偈。頌不虛妄。從若我遇衆生以下十一行半偈。義頌五濁所由前三後一。就頌開三卽有二。第一八行三句偈。明小乘敎是方便。第二從有佛子心[0602]淸以下三行半偈。明三中大乘敎是方便。就第一明*少乘敎是方便中亦有二。第一五行三句偈。正明*少乘敎是方便。第二從我設是方便以下三行偈。明昔日須*少乘方便敎正爲令得今日一理故也。就第一正明*少乘敎是方便中亦有二。第一初四行一句偈。明人天乘敎是方便。從鈍根樂*少法以下一行半偈。明二乘敎是方便。諸佛所得法者。法謂權智。言以權智力。爲說有三也。然上旣云若人遭苦厭老病死。此言貪著於生死此二不同。何故爾也。解釋有三種。一解言。生死有二種。一分段生死。二變易生死。分段之苦。交切厭心。變易之苦。微細難覺。且昔敎不明有變易生死無明住地之苦故。物於是苦。不知可厭。故云貪苦也。二解言。故如須陀洹人。若論生死之苦。此卽厭苦義。猶有妻子之愛。此卽著苦義。三解言。機中有厭。情卽有貪也。此三皆是本義所明。然但隨言而記。不知其意趣。但私懷者。衆生一心上。卽有二相。一者聞苦厭生死之相。二者聞少道可求。而不知出生死之相。今者但擧一偏爲明故不同也。第二明昔須方便之意有三行偈言如來須此方便敎者。亦*只欲因此令得今日一理。而于時不言我須此方便*只欲爾故者。時未故也。可見。從有佛子心淸以下三行半偈。第二明三中大乘敎是方便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初二行半偈。正明三中大乘敎是方便。第二從此等聞得佛以下一行偈。亦明昔須大乘方便敎之意。言因聞大道。必有可益故說。亦可見。大乘敎猶稱是方便者。卽如上釋。大義未周故也。從聲聞若菩薩以下六行半偈。頌顯一。亦有二。第一初四行偈。正頌顯一。第二從佛自住大乘以下二行半偈。證釋爲說一之意。就第一正頌顯一中亦有三。初一行偈頌人一。從十方佛土中以下一行半偈。頌敎一。從佛說智惠故以下一行半偈。頌果一可見。第二證釋爲說一之意。言理旣如是。那得不爲說也。亦可見。從若人信歸佛以下四行半偈。頌不虛妄。就中卽有二。第一初一行半偈。直勸應如是當信不虛妄也。第二從我以相嚴身以下三行偈。釋不虛妄。第一可見。但第二釋不虛妄。卽有三。初一行偈。明爲世所以尊人故不虛妄。次一行偈。明有本誓故不虛妄。次一行偈。明現德如本誓故不虛妄。皆可見。本義云。是非頌不虛妄。但明有解者必能信今日所說一理。以勸時衆不信也。從若我遇衆生以下十一行半偈。義出五濁所由前三後一。就中亦有四。第一初一行偈。明佛出世。正爲一事故出。但衆生迷惑不信受。第二從我知此衆生以下六行偈。明其爲五濁所惛。第三是故舍利弗以下二行半偈。正明所以前三後一。第四從我有方便力以下二行偈。勸信今一。第一可見。若有若無者。謂斷常二見。就第三正明前三後一中卽有二。第一初一行偈。明爲說二乘道。從我雖說𣵀槃以下一行半偈。明爲說三中大乘道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者。謂無相理也。言昔日波若與維摩間。但以無相爲三乘因也。從我有方便力以下二行偈。勸信今一。亦可見。本義云。此二行偈。頌上不虛妄。從過去無數劫以下二十七行半偈。頌過去佛門。上中有二。一開三。二顯一。今皆頌之。初二行偈。頌開三。從是諸世尊等以下二十五行半偈。頌顯一。開三不開。但就顯一亦有三。第一初二行半偈。明敎一。第二從若有衆生類以下二十二行偈。併明人一因一果一。第三從於諸過去佛以下一行偈。結顯一。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者。本義不明。但私懷者。異方便者。是謂波若維摩二敎。此二敎異於初相敎故云異。第一義。謂今日一理。言此二敎。亦欲顯今日一理故說。非餘故也。亦可。今日法華。猶未明常住。故義自方便。異於前三敎故云異。第一義亦如前。第二併明三一中。衆生是人一。所修善是因一。皆成佛是果一。皆可見。第三結亦可見。從未來諸世尊以下六行半偈。頌未來佛門。上中亦有二。第一開三。第二顯一亦皆頌之。初二行半偈頌開三。從諸佛本誓願以下四行偈。頌顯一。開三不開。無一不成佛者。言三中大乘菩薩。無一不成佛也。就第二顯一中。四行偈。初一行偈明果一。從未來世諸佛以下一行偈。明敎一。從諸佛兩足尊以下二行偈。明因一。知法常無性者。知萬善法無三乘性。佛種從緣起者。種謂種智。緣謂萬善。言佛果由萬善而起。[0601]此法住法位者。言此萬善法住一乘法位也。世間相常住者。言世間取相諸善。亦常住一乘法位也。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者。言已達一理。但方便有三也。從天人所供養以下四行半偈頌現在佛門。上中亦有二。第一開三。第二顯一。亦皆頌之。初二行半偈。頌顯一。從知衆生諸行以下二行偈。頌開三。亦說如是法者。謂一乘法。知第一寂滅者。本義亦不明。但私懷者。謂眞諦也。言昔日雖以無相爲化。其實但爲今日一理也。亦可。一乘法謂第一寂滅。何則寂滅是不動之謂也。三乘法動於一乘。故非寂滅。今日一乘法。更無遷動。故云寂滅。言如來雖達一乘寂滅之理。而用方便者。只欲化物。然其實卽爲今日一理也。第二開三可見。從今我亦如是以下。三十六行半偈。頌上釋迦佛門。上中有五義。一開三。二顯一。三五濁所由前三後一。四簡眞僞而敦信。五明不虛妄。今但不頌簡眞僞。而敦信一義。餘四義皆頌之。亦義頌長行所無嘆法希有。今三十六行半偈。初一行偈頌顯一。次一行偈頌開三。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二十七行半偈。頌五濁所由前三後一。從如三世諸佛以下。五行半偈。義頌長行所無嘆法希有。從汝等勿有疑以下。一行半偈。頌不虛妄。頌顯一開三可見。但就第三頌五濁所由前三後一中二十七行半偈。開爲八重。第一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訖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。有四行偈。正明如來見衆生爲五濁所惛。第二從我始坐道場以下。訖我寧不說法疾入於𣵀槃。有六行半偈。明如來不得以大乘化物。第三從尋念過去佛以下。訖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。有十一行偈。明以小乘化衆生得。第四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一行偈。明如來見衆生大乘機發。第五從咸以恭敬心以下。二行偈。明三乘人索果。第六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訖今我憙無畏於諸菩薩中。有一行半偈。明如來見衆生大乘機發故歡憙。第七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有二句。明衆生大乘機已發故。卽爲說今日一理。第八從菩薩聞是法以下。有一行偈。明三乘衆生受大乘修行。就第一見五濁中亦有二。第一[2002]三行半偈。直明見五濁。第二次二句。明見五濁而起大悲心。見六道衆生貧窮無福慧者明見衆生濁。入生死嶮道相續苦不斷者。明見命濁。從深著於五欲以下。訖及與斷苦法。明見煩惱濁。深[2403]著諸耶見以苦欲捨苦者。明見見濁。略無劫濁。而此劫濁更無別體卽如上釋。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者。第二明見五濁而起大悲心。然起大悲非無意。將欲說法濟其所惛故起也。從我始坐道場以下。明不得以大乘化物。言旣見爲五濁所惛故。欲以大乘爲化而大乘非其時故。不得爲化也。卽所謂起大悲非無意也。就中卽有三。第一初二行半偈。明先以如來所得實智作擬宜。而衆生無大機故。實智非其時。上略開宗中導義云。二智是能。三一爲所。將欲以大乘爲化故。先以實智作擬宜也。第二從爾時諸梵王以下。二行偈。明梵王知佛作擬宜恐將不說而已請轉法輪。第三從我卽自思惟以下。二行偈明因梵王請更以大乘敎作擬宜而衆生無大機故。不得以大乘爲化。就第一以實智作擬宜中。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偈。明作擬宜處及日數。第二從我所得智慧以下。一行半偈。正作擬宜。思惟如是事者。卽謂下所擬宜事也。我所得智慧者。卽謂實智。言用此實智若何。如是作擬宜也。衆生諸根鈍著樂癡所[1801]盲者。言*只有少[1802]機也。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者。言不可以實智爲化也。第二梵王請可見。而其請不別大*少乘。但直請爲說。亦可。猶請所擬宜大乘法。所以如來更以大乘敎。作擬宜。第三更以大乘敎作擬。我卽自思惟若但讃佛乘者。言若以大乘敎爲化者。如是作擬宜也。衆生沒在苦以下。正明不得化。衆生沒在苦不能信此法者。明衆生根鈍惑重加亦無大機故。雖復爲說必可不受。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者。言若違機猶說。非但不能受修。更生謗心。必墜三塗。我寧不說法疾入於𣵀槃者。言與其違機爲說令墜三塗。不如不說而已。從尋念過去佛以下。十一行偈。第三明以*少乘化衆生得。就中卽開爲二。第一十行偈。正明以*少乘化衆生得。第二從從久遠劫來以下。一行偈。釋物疑心。就第一正明以*少乘化得。亦有三。第一從初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。有七行半偈。亦明先以*少乘作擬宜。第二從思惟是事已以下。一行半[0903]偈正以*少乘化衆生得。第三從是名轉法輪以下。一行偈。明現有三乘名。就第一作擬宜中。亦有四。第一初一行偈。正作擬宜。第二從作是思惟時以下。四行半偈。明諸佛讃嘆釋迦擬宜得時。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一行偈。明釋迦奉諸佛讃。第四從復作如是念以下。一行偈。定所擬宜。或云見機。而今不須。皆可見。第二正以*少乘化得。思惟是事已卽就波羅捺者。言將欲以*少乘爲化故。趣於波羅捺。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者。是謂無相理也。言于時雖欲爲說無相。但時未故。以方便爲說有相也。本義云。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者。言萬善諸法寂滅。無有三乘之相可說也。從是名轉法輪以下。第三明現有三乘名。是名轉法輪便有𣵀槃音者。所謂三轉法輪於大千也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者。亦所謂三寶於是現世間也。[2604]從久遠劫來以下。此一行以*少乘化得中。第二釋物疑心。物疑。若論三達。諸佛與釋迦一種無異。若可用*少乘爲化。卽應自說。何故方順諸佛耶。若爾釋迦不及諸佛耶。是故釋云。我從久遠來。讃示𣵀槃可取生死苦可盡。非今順諸佛也。但化物之義。欲言諸佛同道故然也。又一解言。𣵀槃是一乘果。生死苦永盡是一乘因。時衆相疑云。理中若無三。如來何煩爲說也。是故釋言。我從久來。*只欲爲說一理。但衆生無大機。故不說也。相傳云。此則密顯壽量義。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一行偈。明五濁所由前三後一中。第四明如來見衆生大機發。志求佛道者。謂大乘機發。從咸以恭敬心以下。二行偈。亦五濁所由中。第五明三乘人索果。所索者。猶索三界盡無生二智。然今已發大乘機。卽應索大果。何故猶索其小果者。大機發則理中自不見其究竟三果故。更本其三果所在也。而此是但理中應索。非發言索也。一云索大。至譬說應釋。問曰。二乘人昔是*少故。今應發大機。本其小果而大乘人本來卽大無應更發大機。則應言二乘人索果。不應云三乘人索果也。釋曰。如言實在二乘人。而大乘人猶不免者。就理爲論。唯是一大果。而大乘人。昔日但知大果。不知唯是一大果。所以亦本其大果所在也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初一行。正明索果。第二從我卽作是念以下。一行偈。明如來見[2605]三乘人索果。卽內懷今者所待時已至。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一行半偈。亦五濁所由中。第六明如來見三乘人發大乘機故歡憙。就中亦有二。第一初一行偈。欲明憙於大。故先非*少不信。第二今我憙無畏於諸菩薩中此二句。正明歡憙。今我憙無畏於諸菩薩中者。言憙於皆作菩薩中也。本義云。從我卽作念以下。訖今我憙無畏。第六見發大機故歡憙。亦分爲二。初二行偈。明歡憙之由。今我憙無畏一句。正明歡憙。歡憙之由亦分爲二。初一行偈。明好事遂故憙。次一行偈。明惡事除故憙。言昔日皆是鈍根少智。著相憍慢。今變爲利根大智。非著相憍慢也。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。此二句。亦五濁所由中。第七明正爲說今日法華也。言今旣發一大乘機故。卽捨昔方便之說。爲說今日正道也。本義云。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爾也。從菩薩聞是法以下。亦五濁所由中。第八明三乘人得一大乘除疑生解。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者。謂三中菩薩。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者。言二乘人皆爲菩薩也。從如三世諸佛以下。五行半偈。頌釋迦佛門中。第四義頌嘆法希有。就中有三。第一初一行偈。先出所嘆法。第二從諸佛興出世以下。正嘆希有。第三從譬如優曇花以下。二行半偈。爲能信者作譬。正嘆中有四難。一初二句明遇佛出世難。二次二句明雖遇出世遇說法難。三次二句。明雖遇說法正得聞此法難。四次二句。明雖聞而能信難。皆可見。就第三爲能信者作譬。卽有開合。亦可見。從汝等勿有疑以下。一行半偈。亦頌釋迦佛門中第五嘆不虛妄。言昔三是方便。今一是眞實。皆實非虛。汝等三乘人勿有疑也。就此頌釋迦佛門中五義。開三顯一二義合爲一種法說。第三五濁所由義中八重。自爲八種法說。第五不虛妄義。亦自爲一種法說。大合作十種法說。爲下火宅中十種譬作本其相配至處當釋但第四嘆法希有一義。略不取。本義云。用譬爲譬。作本不宜。故略爾也。然私懷者。或非只爾。必有其意。而至第二卷應釋。從汝等舍利弗以下。七行偈。正明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中之第二。勸上根修同歸之理。亦開爲二。第一初五行半偈。勸行因。第二從汝等皆已知以下。一行半偈。勸慕果。勸行因中有三。第一先出所弘之法。第二從以五濁惡世以下。三行偈。正勸行因。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以下。一行半偈。通結上二重。第一不開。但就第二正勸行因中。卽有二。第一初二行偈明莫爲說惡人。何則恐將不信生謗墜於三塗。第二從有慚愧淸淨以下。一行偈。但爲善人說。第三通結上二重。初一行偈。結第一所弘之法。其不習者不能曉了此者。結第二正勸行因。而但結莫爲說惡人。不結但爲說善人。何者若結莫爲說惡人。則應爲說善人。不結自去故也。第二勸慕果中有三。初三句明三乘人已得解三一之義。次一句無復諸疑惑者。明惑除。次二句心生大歡*憙自[2701]知當作佛者。正勸慕果法華疏第一